(资料图)
央视网消息: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今天(4月26日)发布《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3》蓝皮书。蓝皮书显示,截至目前,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4台,在建规模继续保持世界领先。
蓝皮书显示,我国核电机组长期保持安全稳定运行,核电机组建设稳步推进。2022年以来,我国新核准核电机组10台,新投入商运核电机组3台,新开工核电机组6台。截至目前,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4台,总装机容量2681万千瓦,继续保持全球第一;商运核电机组54台,总装机容量5682万千瓦,位列全球第三。
同时,我国核电安全运行业绩也持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。
《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3》蓝皮书发布:核电技术实现全面跨越 重大工程获新进展
蓝皮书显示,当前,我国核电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。“华龙一号”机组陆续投运,标志着我国实现了由二代向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全面跨越,同时,高温气冷堆、小型堆、聚变堆等一批代表着当今先进水平的核能工程也取得重大进展。
截至目前,在国内外,“华龙一号”共有5台机组建成投产,9台机组正在建设,“华龙一号”批量化建设有序推进,标志着我国真正自主掌握了三代核电技术,核电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前列。
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秘书长 张廷克:“华龙一号”在工程建设、安全运行方面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,设计优化改进方案实现固化,自主软件取证持续推进。一批自主化关键设备、材料已在“华龙一号”在建项目中实现应用。
此外,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科技重大专项——“国和一号”示范工程建设正在顺利推进,一批关键设备实现如期交付。高温气冷堆、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、聚变堆等先进核电工程建设及关键技术研发也获得新突破。
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秘书长 张廷克:海上小堆技术研发不断深化,供热堆型号设计和示范工程积极推进。中国示范快堆1、2号机组预计“十四五”期间建成投产。聚变堆研发积极推进,中国环流器2号M装置实现等离子体电流突破100万安培,为我国开展堆芯级等离子体实验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。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主体工程建设也在顺利推进。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
资讯
- 我国核电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核电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前列_每日速递
- 天天热推荐:沈阳14个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
- 一场与糖、盐、钙的碰撞!到双流区机关二幼聆听最美教育故事
- iPhone翻新机供不应求:利润是安卓10倍
- 房地产税,准备好了!
- 北方大部地区气温将在波动中回升 南方新一轮明显降水将至_焦点精选
- 每日时讯!城发环境(000885)4月25日主力资金净买入290.64万元
- 被《吹落的树叶》的女主角给惊艳到了,泰式穿搭原来这么时髦?
科技
-
大山深处的书香春节2022-02-07
-
天津:男子涂改核酸证明进火车站被拘留2022-02-07
-
守护中国唯一国境“骑马线”的“护路人”:保证中欧班列冬季运输安全2022-02-07
-
降雪致青海多条高速实行交通管制2022-02-07
-
广州番禺部分区域被划定为疫情防控管理区2022-02-07